无障碍版 登录

2020年度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年鉴

发布于:2021-04-21 15:40:30


【行业概况】

截止2020年底,全市入统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670家,同比新增6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1.0亿元,同比增长4.4%;利润总额25.2亿元,同比下降58%,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2%,贡献率为20.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占工业投资总额的14.7%。五大新兴产业中:智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7亿元,同比下降36%,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81.2%;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0.6%,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38.3%;电子及智能仪表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7亿元,同比增长24.5%,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9.9%;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43.7%,利润-0.06亿元。

重点产品生产情况

序号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0年产量

增长速度%

1

动车组

404

9.8

2

铁路客车

61

-91.7

3

工业机器人

3558

30.4

4

电子元件

万只

53394.6

18.8

5

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

台(套)

18235

-14.7

6

锂离子电池

万只

999.9

22.9

7

电力电缆

万千米

37.8

41.6

8

试验机

764

43.9

9

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36.5

-3.7

10

电焊机

193396

16.8

11

输送机械

47106

-21.5

12

减速机

3570

-17.0

13

包装专用设备

1140

8.1

14

矿山专用设备

万吨

10.7

-12.3

15

建筑工程用机械

2331

3.7

16

水泥专用设备

26888

-36.6

17

金属冶炼设备

20106

-42.3

18

印刷专用设备

3949

-6.4

19

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

台(套)

1875

694.5

20

改装汽车

12298

-3.5

【重点项目实施】

2020年,唐山市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全市夺取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06项,其中唐山华达公司动车配套提产扩能等15个高端装备项目完工投产,中铁十六局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35个高端装备项目建设提速,九天微星卫星产业制造基地、京津环保液压系统等15个高端装备项目开工建设,带动产业层次、能级迈上新台阶。

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项目引领装备制造业高端转型。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实现了唐山重大航天项目“零突破”,投产后可年产100颗卫星。丰钰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航天国轩的5G新能源电池、耀火智能数控光纤激光切割设备、天一合农业机器人、国华科技高端离心振动设备、中节能石墨烯应用及节能环保高端设备等项目加快建设进程,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9.5个百分点。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巴威锅炉高端制造搬迁项目、北京东方诚国际钢结构、天津华舜汽车零部件、天津乾洪源钢构等项目落地开工,北京信泰德利华唐山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丰南),瞻望世纪航空集团通用航空飞行器生产基地(丰润)等项目成功签约,助推唐山汽车产业与京津冀区域分工协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危中寻机,应急装备项目加速建设。实施震安科技智能化减震隔震装备、旭华科技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中麦公司电子监控设备等一批现代应急装备产业项目,第二届唐山市应急装备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上,金卓颐高应急安全产业基地、蓝夫应急产业科创中心等10个应急产业投资项目进行云签约,项目总投资37.85亿元。

产业园项目兴起,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总投资10亿元的唐山三石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可承接1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研单位和检测认证机构入驻,放大唐车龙头效应,进一步推动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此外滦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3.3亿元,已引进航宇全表贴自动封装高功率密度电源、远宏军用电源等项目;天威华瑞配变电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拟引进河北天威华瑞电气有限公司、保定尼尔集团电气有限公司等主体项目。

【结构调整】

智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集聚特色明显。在全国率先建设了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中心,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建设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在行业内率先组建了唐山智能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以中车唐山公司为龙头,华达、威奥、百川智能、宏正机械等90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本地企业配套率达到15%,从整车的研发、试验、制造、检修和综合服务,到车体结构系统、通信线缆系统、车轮及制动系统等轨道车辆部件,构筑起“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高端服务”全产业链,已具备年生产高速动车组960辆、城轨车1000辆、碳钢车1000辆以及年检修动车组1824辆、客车1000辆的整车制造和检修能力,具备年生产转向架1800辆、轨道交通检修成套设备2000套等配套能力。中车唐山公司自主创新研制成功全球最高速度等级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成为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的引领者。世界首列货运高速动车组在中车唐山公司正式下线,在全球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货物快运,显著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创新水平。

机器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开诚、开元两大领军企业为核心,百川、英莱、新禾、拓又达等企业为关联,我市拥有机器人制造及相关企业50余家。主要产品涵盖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人工视觉系统、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在国内特种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融合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拓展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成功研发应急救援消防机器人、通信保障侦查机器人、文物巡检消防机器人、消防投弹机器人、冶炼巡检机器人等,形成应急救援、特种作业两大系列50余款特种机器人产品及多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四维智能科技与川崎机器人公司合作全球首创双臂机器人电池生产线,引领人机协作新纪元。河北中科神威机器人有限公司60吨自动翻转无人运输机器人、智能化无人运输系统成功应用于无人工厂、智慧仓库、数字矿山建设,新冠疫情期间新研发了服务型机器人和作业辅导机器人。高新区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机器人实验室共同研发智能机器人三维视觉系统,为智慧矿山、智慧安防提供成熟解决方案,疫情期间为为某医院设计了送餐机器人。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国首台智能血液贴标包装机,实现五码核对,设备换人,为智慧化血站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河北任氏粉体包装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插袋包装机和智能无人装车机器人等715种型号产品全国销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科技研发能力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现代应急装备产业逆势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危中寻机,敢于突破,激励传统企业转投应急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应急产品,引进应急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震安科技智能化减震隔震装备、旭华科技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等现代应急装备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从应急预防到监测预警,再到处置救援,应急装备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亚特负压救护车、伦登风机通风设备、皓庭新风空气消毒机等应急产品实现逆势增长。以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开平矿山救援装备产业园、高新区智慧应急装备产业园、路南城市公共安全装备产业园、遵化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园、迁安防震减灾应急产业园、曹妃甸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六大园区协同发展。成功开展了5·18应急装备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2020中国·唐山国际应急产业大会,增进行业企业交流的同时,提升了我市现代应急装备产业的影响力。开诚智能RXR-MC200BD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获2020中国工业设计金奖,这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奖项,解决了目前消防机器人动力不足、拖拽能力差、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可在浓烟、易爆等恶劣环境下满足大空间场所火灾救援的需要。唐山旭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地铁盾构施工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报警器、饮食业油烟浓度在线监控仪等应急装备,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铁盾构施工信息化、应急环保等领域独树一帜。唐山亚特负压救护车奔驰在河北、河南、山东、新疆、天津、湖北、贵州等地的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

【科技进步】

工业设计助力企业智能创新和竞争实力提升。继2018年中车唐车工业化平台动车组获优秀中国工业设计奖金奖后,2020年中信重工开诚“RXR-MC200BD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再夺此殊荣。在2020年首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评选中,中车唐车的新型高私密大定员纵向卧铺动车组获至尊奖。中车唐车时速350公里新型高铁快速运动车组和晶玉的DX5056半导体多线切割机荣获2020年华北五省区项目评选好设计金奖。唐山亚特与意大利著名房车企业PLA集团合作,将轻量化、环保化、模块化、自动化的先进房车设计制造理念引入国内房车行业,Yate-Plasy旅居车产品设计获河北省工业设计奖金奖,目前公司已成为房车行业的标杆型企业。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密切与高校、专业设计机构的合作,加快从产品外观结构功能设计向品牌建设拓展,显著提高行业影响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唐山烯彤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电热转化率97%以上,比传统发热产品节能30%以上,成功应用与地暖膜、墙暖膜、电加热床板等新型取暖设备,近期公司将深入大健康领域,开发理疗发热服饰、多功能远红外垫等保健产品。华通线缆凭借核心技术优势,成功开发气井加热电缆、多通道注水束管、智能复合管缆等4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产品,先后承担并完成6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矿用电缆及潜油泵电缆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市场前列。唐山亚特开发试制特种车辆等新产品,跨行业改装医疗救护车,成功研发无人驾驶小型环卫车。伦登风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利用负压风机技术优势,成功开发“发热门诊可移动负压防护系统”“隔离病房负压防护系统”“负压防护接诊台”等9款系列防疫新产品。

研发创新平台成绩突出。河北省高速动车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驱动产品创新设计和产品性能验证,对悬浮架结构、悬浮控制系统、牵引效率、车身材料、噪音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优化,应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蓄电池冗余自牵引、自动重联、ATO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列车在运行速度、可靠性、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成功研制了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时速350公里及以上货运动车组,时速350公里长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中速磁浮列车等轨道交通新型高端装备,为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轨道交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验证体系做出突出贡献。

【机制创新】

破解产品低端、能耗较高等现实挑战,唐钢、津西、鑫达等钢铁企业跨界转投电子散热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津西集团成功进军集成电路领域之后,2019年重组收购江苏神通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核电精密设备制造领域。燕山钢铁加快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总投资20亿元建设4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项目,致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