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新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在政协唐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期间提出的您提出的《关于防控疫情后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局职能和相关部门意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一系列会议安排部署,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调研,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指导复工复产工作开展。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省惠企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要素保障、金融支持、税费减免、援岗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免、减、缓、退、补等支持方式,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快速发展。
一、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我市在全国较早、全省最早制定出台“惠企政策20条”、从金融、就业、社会保险、交通运输、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比苏州、深圳等先进地市支持力度更大、更优惠、更能落地的“政策大礼包”,后又相继出台“促发展30条”、“春雨金服行动”、“暖企促贸行动”等政策,及时修订完善“工业40条”,各级各部门全力推动政策落实,千方百计帮助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充分利用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及政府门户网站、职能部门微信公众号等强化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解读,确保政策直达企业。
二、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及时为企业输血供氧
一是减免税费方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8月份,全市税务系统累计减税降费132.2亿元,其中减税46.2亿元,降费86亿元。全面落实降低电价政策,为246573 户降低电费3.07亿元。
二是降低社保费用方面。着力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实行参保企业阶段性减半征收企业基本医疗保险费政策。全市养老保险免征金额20.58亿元,涉及企业23765家,减半征收金额6.31亿元,涉及企业975家;失业保险免征金额 0.93亿元,涉及企业23272家,减半征收金额0.31亿元,涉及企业1062家;工伤保险免征金额 2.27亿元,涉及企业24807家,减半征收金额0.76亿元,涉及企业987 家。截止到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共计减费1.57亿元。
三是稳企援岗方面。在稳岗补贴返还上,创新采取“先按一般企业返还,待困难企业认定后补差”的措施,推行网上申报,加快审核进度,已为8457家企业补贴资金2.73亿元,稳定就业岗位59.8万个。
四是支持创业方面。在创业担保贷款上,降低申请条件,提高贴息力度,全程网上办理,共为4171人和45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250.5万元,带动8399人就业。对入驻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中小企业,按其实际发生的房租、物业费总额的50%给予补贴,市工信局为22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734家入驻企业兑现房租、物业费补助资金593万元。
五是工业“40”条政策方面。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支持政策落实,兑现2019年支持资金1.87亿元,惠及全市700家单位和个人。
六是支持应急产业发展方面。市工信局为24家防控物资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其中18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兑现支持资金3650万元。14家传统企业转投应急产业,其中6家通过评审,兑现支持资金208万元。
三、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全力保障企业发展需求
一是强化金融支持。深入开展“春雨金服”行动,综合运用“六个一批”(扶持新增一批、稳贷续贷一批、展期延期一批、优化调长一批、降率减费一批、协调缓解一批),打通企业资金周转的堵点痛点断点,累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近13000家次,金额逾900亿元,其中,其中,中小微企业12384家次,企业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1.09个百分点。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银企提供7×24小时在线发布、对接融资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平台入驻企业突破10500家、金融机构54家,发布产品189项,融资金额超过311亿元,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舞台。推动市政府与省农发行、省建行、省工行、省农行签署了控疫情、促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累计为414个企业(项目)放款275.87亿元。此外,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联合市发改、工信、科技、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先后组织3批308家企业进行批量对接。截至5月底,各银行已累计为66家企业办理96次新增授信、续贷展期、票据融资等业务,合计提供融资支持40.32亿元。
二是保障土地供应。对鼓励类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对亟需开工的省市重点项目安排计划指标保障项目报批,累计安排计划指标2222亩,保障了冀东金隅钢结构、蒙牛乳业、杭萧钢构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对市内返岗农民工,定制通勤服务,投入包车6711辆次,运送14.2万人次。对我市赴省外农民工,安排“点对点”输送农民工2195人。对外地赴我市农民工,输出输入两地人社部门“全行程、无盲点”对接协作。据统计,我市农民工总量为159.2万人,全市农民工已基本全部返岗复工,未返岗复工人数动态归零。开展了针对农民工的“春风”行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春雨”行动和“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网络招聘活动325场,发布岗位需求9.7308万个,达成意向21699人,实现“线上招聘不打烊,就业服务不停歇”;创新推出“微招聘”“云推荐”和高级人才寻访服务,构建了“互联网+就业”模式,通过唐山人才网为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等在唐高校2.6万余名学生组织了远程面试。
四是安排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促进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年修订)“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求,市财政自2019年预算中安排了唐山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同时,为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唐山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融资服务体系等方面建设,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针对产业集群、创业创新基地、“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投融资对接服务、创业创新服务、政策信息服务等项目。
我们认为您建议很好,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有针对性。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包联帮扶工作
按照省市“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和“帮企业办实事”等工作部署,推动市县两级领导包联帮扶工作落实落地,实现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联全覆盖,形成点对点的帮扶模式。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政企服务平台精准反映问题,及时高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并进行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各项惠企政策,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二、强化各项政策宣贯
一是加强政策动态宣传。随着国家加大“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省、市有望出台一批新政策、做出新部署,我们将及时跟进,加大形势、任务、政策宣传解读力度,突出抓好市委十届十次全会“33458”思路、措施的宣讲解读,引导企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实现更快更稳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政策宣传形式。继续利用《省政企服务信息化直通平台》(全市规上企业和重点成长企业均在册)、局门户网站刊发各类惠企政策,确保政策第一时间直达企业。同时,利用《唐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喜闻乐见的新兴传媒进行政策传播,不断扩大政策受众面。
三、强化政策兑现落实
一是严格落实市委办公室《关于上报市委文件(材料)的规范》中“起草制定我市落实省委文件具体实施意见或方案,一般应在30日内完成;研究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措施,一般应在15日内完成;有具体时限要求的,按规定时间办理。”的要求,加快市级文件的出台速度,确保上级政策尽早落地。二是对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配套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便于企业及时了解支持政策条件、申报流程及申报材料等企业关心的具体内容相关。三是合理确定项目申报时限,为企业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积极解答企业的问题疑问,做到询问一次,细致解答,一次告知。四是强化政策落实检查。负责政策落实的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政策兑现情况,及时纠正专项奖励资金“卡壳”问题,并推动督察部门定期对政策兑现情况进行督导,确保企业及时享受各项奖补政策。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注,我们将共同努力推动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315-2823762
ICP备案: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