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13202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19 18:56     来源: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提案字〔2022〕2号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132021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唐山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应急产业管理,提升唐山应急管理水平的建议》收悉。我局对此提案高度重视,现结合我局工作职能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将现代应急装备产业作为支撑唐山高质量发展的12个重点产业之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现代应急装备产业率先突破发展,努力建设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全球市场的国家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基地。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我市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实现加速发展,产品涉及自然灾害防护、事故灾难救援、抢险救援、个体防护等八个方向、100余项产品,实现了对工信部《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十三类标志性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全覆盖,以及应急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了中信开诚、住友建机、亚特汽车、华安天泰、京东管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唐山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防暴抢险探测机器人生产基地、最大的钢锹供应基地、最大的钢板桩供应基地、最早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发应用基地和最早的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装置生产基地。

(二)产业布局趋向集中。

大力推动园区加快集聚发展,形成了以高新区为主体的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装备和监测预警系统产业集群,消防特种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居全国第一;以开平区为主体的矿用应急防护和抢险救援装备集群,并于2020年1月成功入选第三批8个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京津冀重要的应急装备产业聚集区和创新成果转化承载地;以滦南县为代表的钢锹产业集群,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占全国出口份额90%以上。

(三)细分领域持续深耕。

一是防汛抢险救灾装备领域拥有生产企业5家,具备年产遥测水位计800台、水雨情监测系统80套生产能力。二是水路应急保障领域拥有生产企业12家,具备年产应急储备电源及车载移动照明设备240万组、佩戴式防爆照明灯5万套、手提式强光照明灯4万套、移动照明灯1000套、应急逃生安全绳30万套、野外帐篷87000顶生产能力。三是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领域拥有生产企业127家,具备年产疫情防控消杀灭火及火场侦查无人机300台、便携式灭火器700万具、钢锹2.8亿把生产能力。四是地震及地质灾害救援装备领域拥有生产企业7家,具备年产新型抗弯固定器200万支、脚手架及倾斜调节脚架等支护装置8万吨、钢板桩190万吨生产能力。五是应急监测装备领域拥有生产企业4家,具备年产感温火灾探测器130套、信号处理器及终端盒7000套、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系统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套、北斗卫星导航增强变形监测终端1万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系统800套生产能力。六是后勤保障装备领域拥有生产企业3家,具备年产应急房屋6万套生产能力。七是消防救援装备领域拥有生产企业5家,具备年产应急救援机器人及特种作业机器人5000台、液压挖掘机5000台、救护通信指挥及检测车1000台生产能力。八是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装备领域,具备年产阻隔防爆加油装置300台、防毒面具(呼吸器)388万套、安全帽55万顶生产能力。九是其他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及服务领域,具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20套、钴60辐照消毒灭菌服务3700吨、人防工程防护设备3000吨、防误识别智能管理系统50套的年生产或服务能力。

(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设立4个应急产业相关院士工作站、9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包括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煤安认证72项、消防认证31项,在智能救援装备、工程机械、高强度钢结构、阻隔防爆材料等关键领域掌握了国际领先的产品技术。消防机器人、城市防汛监测系统、绝缘低烟无卤阻燃电缆、阻燃防爆材料等产品创新能力居于行业前列。华通线缆、中信开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亚特汽车获得市政府质量奖,华洋自动化获评省级质量标杆。特别是大力实施“设计+”工程,推动应急装备企业运用工业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亚特重工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生产起家,将工业设计植入生产,密切与高校、专业设计机构合作,助力产品升级换代,目前产品涉及运输车、救护车、应急指挥车、环卫车、旅居车等,覆盖全国,并实现批量出口,已经成为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

(五)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遴选一批成长型企业作为定向扶持的重点,加大梯度培育和扶持力度,着力在应急装备产业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应急装备产业拥有单项冠军企业8家,单项冠军产品3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三品”示范企业20家。华通线缆、中红普林分别在主板、创业板上市,中溶科技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开平装备产业园成功入围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推进应急产业集聚发展。

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积极开展宣传推介,强化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引导应急产品生产制造、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和应急服务向园区集聚发展,打造高新智慧应急装备、遵化安全应急装备、开平矿山救援装备、路南城市公共安全装备、迁安防震减灾、曹妃甸应急装备制造6 个应急产业园区。推进乐亭建筑支护装备、高新区机器人、迁安装备制造、滦南钢锹4 个省级重点应急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持开平区加快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思路,针对我市应急产业的产业链缺口短板,研究制定重点支持建设和引进的产业目录,谋划建设一批应急产业项目。重点推进中信开诚机器人基地、方舟实业消拖两用拖轮、华安天泰应急产业基地、德知航创无人机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升我市应急装备产业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省市活动平台发布唐山优势和招商政策,与国内外应急产业领军企业开展对接洽谈,吸引应急产业项目落地。瞄准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应急防护、应急救援、智慧应急等优势产业,开展小团组精准招商,加速应急装备产业项目聚集。

(三)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力量,推动建设多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强、开放运行的应急装备产业研发平台。重点推进中信重工开诚智能有限公司建设唐山市应急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河北华安天泰防爆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唐山市阻燃防爆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救援机器人、特种应急车辆、新型应急指挥系统、煤矿安全预警监测、生物检测试剂等应急产品研发力度,推进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成果在唐山转化。

(四)推进标准品牌体系建设。

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定。开展品牌建设相关培训、诊断和辅导工作,指导帮助企业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鼓励应急装备企业加大商标注册力度,推动出口型企业在国外注册自有品牌。支持应急装备企业按照“平急结合、专通并用”的原则强化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的兼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使用效率。

(五)加快建设人才队伍。

落实“凤凰英才计划”,依托沿海经济隆起带高级人才洽谈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唐山行等活动,对接引进应急产业高层次人才。发挥驻中关村引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开展假日博士柔性引智活动,结合唐山应急装备重点企业需求情况,在人才引进、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应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专项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应急人才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各层次应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支持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应急装备企业对接,建立“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筛选一批应急装备产业领军企业,优先纳入“市长特别奖”等鼓励支持范围。推荐现代应急装备产业项目争取河北产业投资基金,做大做强现代应急产业。现代应急装备产业优先享受已出台环渤海工业四十条等诸多政策。对成长性应急装备企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境外主要资本市场、沪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按规定给予奖补。鼓励龙头应急装备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全面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涉及企业整合重组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应税货物转让等优惠政策,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支持本地民营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应急产业企业交流对接合作,促进应急产业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

(二)实施要素供给倾斜政策。现代应急装备产业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对已完成核准或备案的重点应急装备项目,加快办理环评手续。对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重点应急装备项目和企业,在保障应急装备生产期间,报市政府批准、省大气办备案后,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实施差别化管控。全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优先保障用于全市应急装备产业项目。

(三)支持应急装备项目建设。对于投资额达1亿元以上的应急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且具有核心技术的项目,优先纳入市重点项目库,实行市、县领导包联制度,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加速投产达效。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技术改造项目(含京津转移工业项目),采用“先投后补”方式给予奖补。

(四)鼓励应急装备企业创新发展。

支持应急装备企业依托产业链优势环节开展内部创新,通过内部裂变产生新企业、新项目。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等荣誉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措施。

(五)支持应急装备企业引进人才

鼓励唐山现代应急装备企业引进的各类专家、科研人员、团队、高技能人才,对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的博士后、博士,给予安家费;新全职引进到唐山企业工作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年给予租房补贴,补贴期3年。对全职引进省级及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对一年内全职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以上的企业,或者硕士研究生5名以上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对为我市引进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介机构,给予资金奖励。

感谢您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大力支持!

 

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8日

 



 
  • 主办单位: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联系电话:0315-2823762

  • ICP备案: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24  

  •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1310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