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关于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133247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03 10:40     来源: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

办理结果:A  

                          提案字〔202365

 

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政协唐山市第十届委员会

次会议133247答复

 

民革唐山市委:

《加快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唐山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从我局职能出发,现就提案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累计认定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139家,数量居全省第二(A227个,B213个,C699个),其中规上企业975家(A210个,B167个,C598个)。共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数量居全省第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0家,数量居全省第二;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5家。拥有全国质量标杆3项,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质量标杆11项。

二是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围绕全市“4+4+N”产业链,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点”、“堵点”、补“断点”项目。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109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已完成投资491.5亿元,项目完工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069亿元,新增利税163.3亿元;586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计划,超目标46615个项目列入省“百项示范”产业基础再造专项争取资金全省第一。天柱钢铁搬迁改造项目、国堂钢铁搬迁改造项目、鑫达钢铁减量置换一期工程、唐银钢铁搬迁项目先后投产运行;磐石水泥置换项目顺利投产,顺发等6个水泥置换装备项目稳步推进;天顺煤焦化工产能置换项目已投料试生产。

二、协同发展成果显现

一是推进京津协同创新。严格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与京津冀高等院校对接,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我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和水平。设立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依托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团
队的人才与技术优势,积极对接唐山企业需求,已经与唐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唐山公司-北京唐车经贸有限公司、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唐山市报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在大数据、云计算、软件评测、新能源、智慧交通等相关领域开展了合作。设立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未来将建设 10个以上研究平台。

二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支撑行业创新发展的产业研究院,目前已组织唐钢成立河钢大河(唐山)材料研究院,为我市钢铁行业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唐山市钢铁产业在铁基材料的产品研发、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方面实现国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为了推动各行业产业研究院的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分县区、分产业梳理产业发展的科研需求,组织中冶瑞木、鑫丰锂业、东日新能源等企业与工信部部属7所高校、清华大学、西安交大、赛迪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21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开进行精准对接,常态化开展路演活动,已组织15次路演对接,发布成果60余项,对接转化技术成果33项。

三、绿色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领域宣传推广节能、节水技术,指导组织8家机构成功入选省级节能诊断服务公司,60家企业参加工业节能诊断;指导帮助161家优质制造业企业纳入省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同时,积极开展国家水效领跑者、节水园区及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截至目前,1家园区评为省节水型园区,4家企业评为省节水标杆,1家企业入选国家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三友氯碱、三友化工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能效“领跑者”企业;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等32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占全省的26.2%;冀东水泥滦州公司等1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占全省的30%;首钢京唐等10家企业获评省“无废企业”;首钢京唐烧结余热发电等8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工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补助资金占全省的57.6%;首钢迁钢入选工信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35家企业评为省节水型企业,以上六项工作入选数量均在全省排名第一。

四、开放合作取得进展

一是提升利用外资结构和水平。落实《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维护在唐外资企业及其投资者合法权益。深化外资企业包联服务机制,加大走访调研频次,实现联系服务全覆盖。做好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着力解决商务部直报平台 11 家外资企业和省直报平台112家外资企业在融资、环保、用地等方面问题。借助中德友好协会、中德科技园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组建全球招商团队。鼓励和引导唐山松下、文丰特钢、瑞和置业等利润较大的存量外资企业进行利润再投资。加大对乐亭华能、曹妃甸华润电力以及滦州易高二期等增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如期足额到资。

二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现有卫生陶瓷、轨道交装备、滦南钢锹、遵化板栗等4家国家级和高新机械电子、丰南线缆及机械专用设备、乐亭果蔬产品、迁西板栗产品、玉田电子元器件及印刷机械、汉沽家具制品等6家省级外贸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实施海外仓重点市场覆盖工程,引导我市有实力企业在重点出口市场、重要节点城市布局一批海外仓。

三是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稳定资源供给,服务国内大循环。支持有实力的工程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我市设备、技术、标准等输出。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搭建线上线下多形式对接平台,为企业“走出去”积累动能。密切政银信企“3+1”工作机制作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信保制约。强化对外投资合作安全风险防控,切实做好对外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支持企业加大本地化用工力度,有效应对海外用工风险。

五、数字赋能深度融合

组织400余家工业企业参加了18期上云培训活动,协调三大电信运营商出台降费政策包,减少企业上云成本,全市上云工业企业累计达到1614家;组织移动、联通、电信、华为、金蝶、用友、惠唐物联、安恒信息等8家数字服务商6个调研小组,分县区开展联合产业数字化诊断工作,目前已诊断1099家,组织1654家重点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有效解决企业数字化建设不敢转、不会转和如何转的痛点难点问题。当前,唐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为58.3,同比增长3.9%,在全省排第一。

下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全市“12345”总体工作布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钢铁支柱这个立市之本,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唐山钢铁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力和竞争力,打造精品钢铁千亿级企业,提升首钢、唐钢在区域产业链主导和引领作用,把链条做长做深、把产品做精做专,让钢铁“压舱石”更稳固、更有力、更长久,带动唐山传统制造业走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壮大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产业,做强机器人、印机、应急装备等产业。同时,深挖生产性服务业潜力化研发设计、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对生产性企业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大力实施“领跑者”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重点支持玉田印机、遵化食品、玉田管材、乐亭建筑支护等产业集群做强做优,持续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新兴和传统产业集群协同融合。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开展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亟需的技术、产品、工艺等“卡脖子”难题,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引导企业加强有效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每月对市百项科技转化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加快项目实施,力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四是落实惠企政策。落实好《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2023年修订)》强化重大项目招引、新兴产业项目、产业基金、中小企业激励等多领域支持,同时,利用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会、新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对政策进行宣贯解读,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主体对政策的知晓度,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我们的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征询意见表”,并用“专用信封”寄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30日



 
  • 主办单位: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联系电话:0315-2823762

  • ICP备案: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24  

  •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1310号    网站地图